由于天气炎热而不愿开空调,89岁的长沙吴奶奶不幸患上了热射病,被送进了ICU。幸运的是,经过治疗她已转危为安。
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彭瑶提醒,中暑的威力不容小觑,尤其是热射病,一旦发生将有生命危险。老年人因症状隐匿,容易错过最佳救治时机,需格外警惕。
近期,长沙持续高温,气温一度达到38-39℃。吴奶奶平日生活节俭,即使酷暑也不舍得使用空调,只依赖风扇降温。7月20日,她在家中突然出现发烧、出汗、胸闷头晕、意识模糊等症状,家人发现后迅速拨打120将其送往医院。经检查,吴奶奶体温高达42.0℃,心率达130次/分,心肌酶和转氨酶显著升高,并伴有心衰及电解质紊乱,最终被诊断为热射病,随即转入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。
在重症医学科,医护人员通过紧急降温、补液抗凝及器官功能支持等措施,成功帮助吴奶奶脱离危险。7月28日,她已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恢复。
临床上,中暑分为先兆中暑、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个阶段,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一种,患者核心体温通常超过40℃,并伴随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,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,死亡率极高。彭瑶指出,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能力下降,对高温感知迟钝,加上基础疾病影响散热功能,成为热射病高发群体。
识别中暑早期症状至关重要,如头晕、乏力、口渴、多汗等,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面色潮红、恶心呕吐、心率增快等情况。进入危重期,即热射病时,患者会出现核心体温≥40℃,胡言乱语、抽搐、昏迷等神经异常表现,以及肝肾功能异常、凝血障碍、心肌损害等多种器官损伤。但老年人的症状往往不典型且进展缓慢,容易延误治疗。
热射病抢救的关键在于发病后30-60分钟内启动降温措施,以防止器官衰竭等严重后果。吴奶奶因及时就医,病情尚处于早期,治疗效果较好,否则后果可能更加严重。
若怀疑身边有人患有热射病,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:快速降温,将患者移至阴凉处,脱去衣物,用冷水擦拭颈部、腋下、腹股沟,可将冰袋置于大血管处;如果患者清醒,可让其饮用淡盐水500-1000ml;同时,立即拨打120,强调“疑似热射病”。
高温天气预防中暑的方法包括:注意室内降温,合理使用空调,室温建议保持在26-28℃,湿度不超过60%;重点监护独居老人,每日至少两次电话或上门查看;外出时做好防护,佩戴遮阳帽,避开高温时段;饮食上适量补充电解质,可以喝淡盐水、绿豆汤,吃西瓜等消暑食物。
嘉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