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海局势再度升温,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摇摆态度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。中国驻菲大使黄溪连近日明确表态,警告菲律宾不要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队,而菲副总统莎拉则公开痛批总统马科斯亲美政策激怒中国。这场外交博弈背后,折射出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及菲律宾国内政治的分裂。
此前,黄溪连大使就提到,南海问题不是中菲关系的全部,而是两国关系很小的一部分。同时黄溪连大使也发出警告,如何处理南海问题,不是所谓“亲美”还是“亲中”的站队问题,而是“合作与对抗、对话与冲突”的选择问题。
南海(资料图)
菲律宾国内对南海问题的态度正出现严重分裂。副总统莎拉·杜特尔特在6月22日的演讲中公开批评总统马科斯允许美国在菲部署导弹系统的决定,称这一行为激怒了中国。她直言:"你们没有理由向美国靠拢",并呼吁菲律宾保持中立,"你们必须始终保持中立,因为你们不是更大冲突的一部分"。莎拉的表态与其父、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立场相呼应,显示出菲国内对马科斯亲美政策的不满。值得注意的是,菲学者皮特罗也撰文指出,将海上争端置于菲中关系首要位置是菲外交政策的悲剧。
展开剩余65%莎拉·杜特尔特(资料图)
面对国内批评,马科斯政府近期却展现出对华缓和的姿态。5月下旬,马科斯在东盟峰会上承诺"愿与中国达成额外协议维护南海和平",并敦促各国批准"南海行为准则"。这一表态与其此前在美防长奥斯汀访菲后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对比。更令人意外的是,马科斯在6月18日中菲建交50周年活动上高调表示"纪念中菲半个世纪的友谊"。
然而,中方并未因此改变立场。黄溪连大使明确指出,南海问题并非中国造成,美国等域外势力才是幕后推手,并呼吁菲方"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",回到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。
与此同时,日本正试图通过军事合作扩大在南海的影响力。6月14日,日菲在吕宋岛附近海域举行"海上合作活动"联合军演,首次邀请媒体登舰造势。日本派出排水量6000吨的"高波号"驱逐舰,菲律宾则派出新锐舰艇"米格尔·马尔瓦尔号"。尽管双方声称这是常规反潜训练,但演习区域敏感,且日媒刻意强调中国军舰的存在,试图制造舆论攻势。中国南部战区迅速作出反应,派出海空力量在同一海域联合巡航,释放出明确信号。
马科斯(资料图)
菲律宾的外交转向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考量。中期选举失败导致马科斯支持率下滑,反对势力崛起。更关键的是,美国对外援助大幅缩减,包括关停USAID等项目,使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失去了重要筹码。数据显示,菲律宾外资承诺同比下降82%,经济压力迫使其寻求外交平衡。然而,菲方能否真正落实对华承诺仍存疑问。正如分析指出,需要观察菲方具体行动而非仅听表态。
当前南海局势的发展表明,地区和平稳定面临严峻挑战。中国已明确划出红线,要求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作出正确选择。副总统莎拉的公开批评反映出菲国内对亲美政策的不满,而马科斯政府的摇摆态度则凸显其战略困境。
在这场大国博弈中,菲律宾需要认清现实:任何试图借域外势力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将损害自身利益。正如中方所强调的,南海问题不是"亲菲"还是"亲中"的选择,而是"合作还是对抗"的根本问题。未来局势如何发展,将取决于菲律宾能否真正回归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的正确轨道。
发布于:江苏省嘉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